第5章 平谷盆地的上宅文化遗址
由于更新世初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北京山区的边缘地带形成了一系列的山前断陷盆地,位于北京东北的平谷盆地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发现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统称“上宅文化”。
上宅遗址位于平谷盆地东部韩庄乡上宅村西北的一块台地上,北靠燕山,南临泃河。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分布在一条天然冲沟里,共分为8层,下面4层构成了上宅文化的主体。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十分丰富,包括石器、陶器共三千多件,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艺术品三大类。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多数是打制或磨制石器,有斧、凿、铲、磨棒、磨盘、砧石、石球、石镞、网坠等。细石器有柳叶形石刀、复合刃器等,但数量很少。从这些工具的用途分析,当时上宅居民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兼有狩猎和捕鱼。
生活用具则多为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大类,器形主要有罐、碗、钵、杯、勺等,用于炊煮食物或放置物品。这些器物外表多数有纹饰,有抹压条纹、压“之”字纹、叶脉纹、篦点纹等二十多种。陶器用分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制成,由于在露天烧制,火候难以把握,造成器物表面颜色不匀,以红褐色为主。
装饰艺术品有石质和陶质品,包括石龟形饰件、石猴形饰件、石鸮形饰件、陶猪头、陶羊头、空心响球等。这些作品可以说件件精美生动,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显现出上宅居民的技艺力和创造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另外,在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陶质鸟首形镂孔器。该器物圆形平顶,前出一鸟喙,鸟喙两侧各有一眼。下部逐渐变粗呈圆筒形,开有四道竖长条镂孔。顶部和下部有羽状交叉划线纹饰。其功能推测是用于图腾崇拜或祭祀。
据测定,上宅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6000年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在此之前,北京地区缺少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分期序列,上宅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并为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从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和制作方法上看,上宅文化与东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及中原的磁山文化既有相近之处,但又有差别。因此,有学者认为,上宅文化是处于中原与北方两大原始文化之间接触带上的一种地方类型文化。它的发现,表明在距今七千年左右,北京小平原就已显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开始了不同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