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戊戌时期的士林与维新报刊
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52
最新章节:结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为社会场域的“士林”是中国历史的特有结构。在近代中国(尤其是清代末期),这一场域依然在相当程度影响着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交往方式、交往规则。本书以办报人的“士人”身份为切入,试图勾勒此中规则对戊戌时期各个维新报馆群体产生、运作乃至离合过程的结构性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戊戌时期的士林与维新报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结语
- 第二节 “报人”与“仕人”:试论《国闻报》人在变法和政变中的立场与行为
- 第一节 何为“报人”:《时务报》馆同人内讧平议
- 第五章 “士人”与“报人”的内在矛盾
- 第三节 新人不仅是报人:戊戌湖南新“旧”之争的传播史分析
- 第二节 报馆与政客:《国闻报》馆与中外势力的关联缘由
- 第一节 同人之间的格局演变:以《时务报》馆为例
- 第四章 旧格局与新趋势:维新报刊对士林关系的重塑
- 第二节 举国入场:维新运动的空间动力
- 第一节 “士大夫之报”共识的形成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IME)为核心,联合国内学界、业界、政府部门等众多专家编写而成。本书针对中国传媒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传媒内容生产创新、传媒市场发展、传媒新业态、传媒规制、学术教育等层面的问题,深入挖掘2019年中国传媒经济的年度热点、最新动态、创新业态,并对2020年传媒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展望。社科20.8万字 - 会员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一个多维驱动模型
本书基于多维驱动模型,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如何推进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一要构建有效的制度机制,运用制度工具引导社会的信息共享;二要设计科学的技术组合,借助技术工具驱动社会的信息共享;三要面向市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社会的信息共享。其中,制度机制包括组织内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激励和组织之间的跨组织信息共享激励;市场机制包括信息的直接交易机制和信息关联价值的深度挖掘机制。通过上述途径,全方位促进社会的信社科13.2万字 - 会员
极目未来媒体: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平台媒体演化研究
本书以未来媒介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媒介演化是一个“长周期”与“短周期”并行不悖的历史进化过程。书中聚焦于“平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变迁之具体片段,将其放置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中以探析其内在演化机理。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之上,结合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媒体的内部演进构造块和顶层优化策略,提出:平台媒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既是现阶段媒介演化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前提。社科14.1万字 - 会员
北京城市形象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的路径选择研究
作为首都,北京在运用和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塑造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承担着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的传播重任。本书城市传播中信息传播渠道——“媒介”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与互动,关注和讨论了如何在日常传播及重大活动中选择、利用适合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体,以实现有效的媒体组合。社科12.7万字 - 会员
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研究
本书重点分析总结出版单位知识服务实践经验,内容涉及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综述、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调查问卷分析及应用案例分析、知识服务标准研制情况、国家知识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情况和试点单位案例等部分。首次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首次全面展示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82个应用案例,首次全面发布了知识服务标准体系表,提供知识资源服务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报告。社科35.1万字 - 会员
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担了为学术成果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和学术成果交易、传播的功能,是学术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建立学术“旋转门”机制,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真正发挥学术编辑内容价值发现者社科15.1万字 - 会员
网络新媒体与中国社会
本书为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近年来关于网络新媒体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文章,涵盖网络舆论与意见领袖、网络公共参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媒体传播力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等领域。本书对网络舆论、国家形象、媒体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了对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健康风险报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选取社科19.6万字 - 会员
影视媒介语境中的跨文化传播
本书是在影视媒介语境下探讨跨文化传播现象,以案例分析为依托对国内外影视媒介中的跨文化实践与理论进行梳理分析。首先,对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历史溯源,并介绍了影视媒介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特点,强调影视媒介的特性及其与跨文化传播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基于丰富的影视媒介案例,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逐一分析了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文化价值体系、文化霸权、文化偏见、文化差异、文化符号、文化融合、文化认同、跨文社科17.7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媒介文化论
本书主要包括媒介文化理论、媒介与文化认同、媒介与政治传播、电视文化批判、新媒介与亚文化、媒介时代的性别图景等内容,涵盖不同媒介形式的观察与分析。社科2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