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理念:读懂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著 王贤青主编更新时间:2025-03-26 17:25:28
最新章节:全球能源新变局下,对能源安全的六点思考开会员,本书8折购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好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发展自主技术的重要原则有哪些?本书汇聚林毅夫、郑永年、黄益平、姚洋、蔡昉等专家学者的深刻分析,从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双重维度展开探讨,帮助读者透视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抓住时代机遇。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5-03-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关键理念:读懂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全球能源新变局下,对能源安全的六点思考
- 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永续发展
- 解决当前金融体系的新问题,关键是提高效率、管住风险
- 发展自主技术不要忘记两个重要原则
- 快速发展仍是中国未来30年关键中的关键
- 第十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 以更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 发展民营经济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 共同富裕的本质与着力点
- 第九章 共同富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著 王贤青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中国经济2025:稳预期、促消费与扩内需
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正在经历新的调整与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怎么干?本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领衔解读,黄奇帆、黄汉权等知名经济学家执笔,从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宏观经济与预期管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经济16.2万字- 会员
国家级新区研究报告(2020)
本书从经济原理、发展规划、经济数据、政策发布等多角度对现已批复的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分析,梳理各国家级新区在基础条件、新区架构、战略规划、发展路线、产业布局、建设推进等方面的普遍做法、一般规律和相互差异,总结每个国家级新区在发展中的创新之处、独到之处和特别之处,期望为各个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提供助力,尤其是为西咸新区的战略决策、规划调整、经济26.2万字 - 会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报告(2019)
本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以及绿色湾区和人文湾区建设等主题,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现状,深入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经济20.9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
《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在剖析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世界经济的主要症结和时代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势能。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期,推动上一轮繁荣的动能已显著衰退,中国唯有调整经济结构、顺应科技文明、切换发展动能,才能在经济结构性筑底中化危为机。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维甚嚣尘上,新旧产业青黄不接,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经济18.4万字 - 会员
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实践
《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实践》以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颠覆性技术的预测与产业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专利技术对颠覆性创新产业化时点进行了预测,对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促进企业创新进行了研究等。全书共12章,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主要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篇主要对中国不同产业的颠覆性技术产业化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案例研究。经济13.4万字 - 会员
中国管理学问题的探索研究:《经济管理》创刊四十年选粹(全2册)
《经济管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致力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及其紧密相关的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若干专业体现中国水平。主要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与金融、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等。本书集中呈现了1979年第1期至2018年第12期的66篇文章,是40年办刊的一个缩影,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刊物经济52.2万字 - 会员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
本书研究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者对接、联动发展的途径、模式、战略、策略以及保障等,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议。本书深化了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已有的研究,是两者的融合,不仅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而且为拓展和深化“一带一路”研究提供支撑。经济19.6万字 - 会员
中国发展动力研究报告系列·四:乡村振兴大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各地正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本书在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剖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实质、成效与问题、机遇与挑战,概括了乡村振兴的基本类型与典型模式,探索了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分别提出了实施乡村振经济17.8万字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3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