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更新时间:2024-09-19 17:49:10
最新章节: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1926年拉铁摩尔从塞北前往西域的游记。他就像一个中国商人那样,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组建了一支拥有九头骆驼的商队。他从张家口出发,沿着明清时期形成的商路,经呼和浩特、大青山、百灵庙、阿拉善、额济纳河、黑戈壁等著名坐标,到达新疆古城子。他不仅记述了沿途风光之美和商路之险,更把目光投向那些原本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声音”的人:驼夫、商贩、流浪汉、沿途居民……正是这次旅行,成为他走上学术之路的契机。
译者:王敬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光启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南方纪行
《南方纪行》是佐藤春夫于1920年造访中国后创作的散文随笔集。书中详细描写厦门、泉州等地民众的市井生活、南洋巨商的豪宅花园、爱国青年督造的新式学校以及结交好友的详细情形,是展现当时中国南方风貌和研究中日交流的重要材料。文学3.9万字 - 会员
博纳维尔上尉探险记
本书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的一部充满冒险精神的优秀作品。它讲述了在美国发展的初期,一队文明社会的人——以博纳维尔上尉为首的探险队——进入美国西部从事探险、开拓、贸易的经历,与当地原始野蛮人(如印第安人)的种种奇遇和冲突。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西部丰富多采的美丽风光,以及当地非同寻常的风土人情。作品可读性强,文笔流畅,其一个个探险故事把读者带入一片片神奇的境界。文学16.5万字 - 会员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
这是一本自传式漫画散文集,通过17个小故事,讲述作者艾莉从小到大发生的各种搞笑的、难过的和困惑的事。在写这本书时,艾莉的生活遭遇了许多“完蛋”时刻,比如离婚、被误诊癌症、妹妹去世,生活的暴击让她不断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该如何面对?这也是这本书中不断探索的主题。“有时候,你只能继续往前走,祈祷自己最终能找到一丁点道理。”艾莉就是这样,在经历无数个以为会完蛋的瞬间之后,还是勇敢地文学2.8万字 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是创办者西尔维亚·毕奇的亲笔回忆录,她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巴黎左岸风景徐徐展开:《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恐高但是爱猫的乔伊斯;出于对毕奇的友谊,第一个跑来填写《尤利西斯》预订单的纪德;勇敢解放剧院街的海明威;忘带钥匙,顺着书店招牌爬上自己公寓的乔治·安太尔;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单纯的爱书人毕奇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斗转星移间,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译者恺文学15.2万字- 会员
缅因森林(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缅因森林》(TheMaineWoods,1864),正文及附录共约252千字,其中包含注释897条,约55千字,分为“柯塔丁山”“奇森库克湖”“阿拉加什与东支”“附录”四个部分。这本书详细记述了梭罗三次探访缅因林地的旅程,但却绝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而是以优美的文笔叙写了一位敏于探索的求知者发现自然和认识自身的心路历程。书中有关于缅因森林壮美风景的生动刻画,有关于拓荒者和印第安原住民生活的有趣文学25.9万字 - 会员
名人名游探险系列:尼罗河探源
《发现尼罗河源头之探险日记》详细记录了斯皮克1860年第二次探险尼罗河源头的过程。该书以日记体的形式写成,比较容易为普通读者所接受。斯皮克在书中描写了他探险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有大量的描写是关于非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以及在西方社会所看不到的种族和部落制,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十九世纪一个欧洲人眼中的非洲。文学18.4万字 - 会员
古老的圣诞节(英文版)
《OldChristmas》是华盛顿·欧文在其代表作《见闻札记》中收录的一部作品,通过描绘英国传统圣诞节的场景,展现了节日期间家庭团聚、炉火熊熊、食物丰盛以及邻里间相互邀请、共同庆祝的温馨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文学1.7万字 - 会员
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
《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一书,精选了跨越时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学与思想瑰宝。从古典哲思到现代文学,从东方的深邃智慧到西方的理性光辉,每一篇章都闪耀着人类精神探索的火花。它们不仅塑造了文化的根基,更激发了无数心灵的共鸣与变革。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些文字背后不朽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跨越世纪,继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学10.8万字 - 会员
她弥留之际
《她弥留之际》是波伏瓦关于母亲与母女关系的回忆录。接到母亲摔伤的消息,波伏瓦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骨折,但意外发现的癌症却在几周内迅速夺走了母亲。在无尽的内疚与哀伤中,波伏瓦记录下母女间最后的时光,其中也穿插了对母亲一生的追忆和对母女关系的反思。在波伏瓦眼里,母亲谦卑又自大,强悍亦脆弱,为婚姻和家庭牺牲自我,又无法放弃对女儿的掌控与入侵。她曾对母亲厌恶恐惧,但如今面对病床上这个垂死的老妇人,她的内心却文学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