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理论探索与北京实践
更新时间:2024-05-21 15:16:23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1995年起,北京市先后开展了西城区、怀柔区等4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及丰台区王佐镇、海淀区四季青镇、密云区太师屯镇、房山区大石窝镇等一批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在城镇建设、产业转型、社会发展、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本书首先就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相近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支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系统梳理中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整体情况,并选取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此外,针对深圳、太原、桂林等6个实验区创建创新议程示范区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主题选取、建设思路与建设路径等。在理论研究和借鉴外地实践经验基础上,梳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基础及成效,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具体建设路径进行研究,包括每个实验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发展目标与思路、具体建设路径等。最后是对促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理论探索与北京实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广州宏观经济运行(1978~2018):历史、逻辑与实证
本书从投资、资本存量、进出口和就业等角度研究了广州市改革开放4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本书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将广州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划分为供给约束型经济(短缺经济)和需求约束型经济(订单经济)两个时期,在不同前提下,归纳了广州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逻辑机制。在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短期与长期界定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理论创新尝试。本书首次估算了广州市40年的资本存量,为深入研究广州经济经济9.3万字 - 会员
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探索:贵州的实践与经验
贵州省为配合脱贫攻坚,在许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探索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方法和经验。本书围绕这些探索和经验展开,从多个维度梳理和分析这些政策与实践行动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是否合乎可持续发展要求。书中将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分为五层含义,并分别阐述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党建扶贫、社会帮扶等不同领域政策及其实践的可持经济20.9万字 - 会员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模式与路径
本书根据全球低碳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从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视角出发,在阐述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估算县域碳收支平衡情况,构建了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提炼出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并对典型县进行实证分析。经济12.5万字 - 会员
西咸新区启示录: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营造逻辑
在本书里,我们带着鲜明的问题导向研究西咸新区的营造逻辑。从河流治理、海绵城市、都市农业、优美小镇的具体发展举措,到“大开大合”的模式,本书的观察视角和研究维度在全景和特写之间来回切换,希望能给相关决策者提供切实有益的启示。经济15.1万字 - 会员
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23)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宣示我们党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民营经济在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7.3万字 - 会员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咨询建议集
本书是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的集中展示,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协调发展的理念为核心,多层次、多视角地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做了集中的探索。经济30万字 杭州模式
当全球数智革命掀起新一轮科技竞争浪潮时,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主创新步伐开辟独特发展路径。这是一场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机遇的数字蝶变。杭州,这座历史与未来交融的城市,通过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与中国算谷的战略构建,开启了数智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本书作者组织“五六七八九”调研团深入杭州科创一线,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几十位创新领域专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了50多经济19.1万字- 会员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书紧紧围绕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这一主题,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测算了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以北京市中关村为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人才政策对人力资本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机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路径。全书较好地兼顾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使研究成果更加丰富、饱满,更具逻辑性和思考性经济13.5万字 科创与中国:为什么是杭州,如何不仅是杭州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其探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国创新提供了观察窗口和实践参考。本书从杭州“六小龙”出发,聚焦杭州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逻辑,从政策引导、资本布局、人才机制到场景营造与文化支撑,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的经验路径。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复制,而经济9.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杭州模式
当全球数智革命掀起新一轮科技竞争浪潮时,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主创新步伐开辟独特发展路径。这是一场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机遇的数字蝶变。杭州,这座历史与未来交融的城市,通过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与中国算谷的战略构建,开启了数智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本书作者组织“五六七八九”调研团深入杭州科创一线,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几十位创新领域专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了50多区域19.1万字科创与中国:为什么是杭州,如何不仅是杭州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其探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国创新提供了观察窗口和实践参考。本书从杭州“六小龙”出发,聚焦杭州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逻辑,从政策引导、资本布局、人才机制到场景营造与文化支撑,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的经验路径。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复制,而区域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