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晏扩明更新时间:2023-08-17 10:21:18
最新章节:第8章 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实现“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一生的不懈追求。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最新研究成果,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重要理论资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理论成果。该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置入到唯物史观和资本批判两大视阈之中,从而完整地把握了马克思对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置入到政治哲学的视阈下进行考察,透过共同体思想深刻认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自身特质,从而深入理解政治哲学史中的共同体问题的价值和局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晏扩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本书围绕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勾勒出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最后落脚在铸就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上。全书共分六编,各编内容基本上按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序,反映了理论创新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品质。开篇绪论强调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全书主体结构由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社会形态理论与大的历史时代观及其运用编、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哲学57.6万字 - 会员
何谓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活动及其矛盾运动是思想观念以及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此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同唯物主义的其它含义相比,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哲学22.4万字 - 会员
新社会学大纲: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本书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当代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四部分内容。全书思想深刻、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而明晰,对当今读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哲学21.3万字 - 会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透视: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文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于2023年5月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本书汇集了参加本次论坛的24位国内知名哲学家的精彩发言。全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主题,从哲学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和中国哲学22.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的辩证时空理论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是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在哲学上的突出表现是划时代的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想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这场革命颠覆了建立在“永恒时空”基础上的观点,建立了全新的以“辩证时空”为基础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当下学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尚有不足和误区,本书旨在比较全面地廓清马克思辩证时空理论。本书对马克思从早期到成熟哲学12.8万字 - 会员
马克思哲学的世界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的哲学,离开马克思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必然离题万里,往往把马克思哲学抽象化、教条化,甚至贫困化。资本主义现代世界遭遇时代困境——社会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异化矛盾同步、“悖论”共生。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不断尝试破解这个时代难题,却终究“心事都虚化”。马克思哲学的首要创新是首倡“改变世界”的哲学观,然后才是关于世界、人、社会和时代的实践论的本体论洞察、人性论追究、认识论哲学29.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历史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花费了十五年黄金时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也包含丰富的哲学历史观思想。本书以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学的研究视域出发,系统探讨和还原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思想的源生背景、形成路径、发展态势及其未来走向;总结和反思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哲学16.8万字 - 会员
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比较
本书基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探寻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在梳理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来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旨归及其对列宁与葛兰西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梳理;分析并总结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性、局限性与互补性;结合现阶段世情和国情,从宏观理念层哲学12.8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
书稿深入阐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政治哲学范式。首先,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质入手,分析历史唯物主义遭遇的理论问题,从其科学性与超越性的双重维度深入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逻辑的科学把握。并从历史的追求、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活动、历史的逻辑与历史的理想五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理论逻辑,在细致分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力图呈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全貌,并敞开历史哲学1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