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玉见
更新时间:2023-07-17 18:26:15
最新章节:第6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一本基于田野调查的随笔集。也是难得的一本抛开市场和价格的和田玉读物,作者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和田玉相关的各种人物为引子,描述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石头和市井橱窗里的和田玉,实际上讲的是石头上映照出的不同的价值观。可以说在这本书里,在作者眼中,石头的品质无关价格、无关结构,关乎看石头的人,看石头的心境。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玉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
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文化21.4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化中的两希传统(中英文)
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文化19.7万字 - 会员
2011—2015:鲁迅研究述评
本书是对2011年至2015年鲁迅研究的系统述评,是《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的姐妹篇。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出每一年度的鲁迅研究的实际状况,并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本书主要由五章组成。即:2011年鲁迅研究述评,2012年鲁迅研究述评,一直到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在每一年度鲁迅研究述评中,又具体设置以下小节: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思想研究、鲁迅文化23.3万字 - 会员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基于新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系统发掘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开发其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探究以和合伦理规范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承和创新和合价值体系,运用和合辩证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和合文化以文化人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16.7万字 - 会员
扶箕迷信的研究
《扶箕迷信的研究》是许地山所著的一本关于扶箕这一活动的研究书籍。书中通过收集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的132则故事,详尽记述了扶箕的起源、形式以及古人借此想达到的目的。扶箕起源于唐代的“紫姑神”,古人在特定时间于厕间或猪栏边迎紫姑神以卜问未来之事。其形式多样,降笔的箕仙来源复杂,包括道教仙人、古代忠烈官臣、文人墨士等,箕仙会预告诸如试题、功名、生死、国事等事情,还能与人酬唱(如遣兴、唱和、猜文化6.2万字 - 会员
王尔德“面具艺术”研究:王尔德的审美性自我塑造
王尔德在以唯美主义追求为表象的审美追求驱动下,引申了古希腊面具表演的传统形式,使之成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时吸取浪漫反讽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创作中,变成了呈现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风格。这一风格被他运用自如后,成为其独有的技艺,形成其“面具艺术”。本书以王尔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为依据,向前追溯至具有审美思想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唯美主义及现代审美主义,向后借用当代德国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审文化19.5万字 - 会员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我军由局部胜利向全国胜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文化建设,由局部建设向全国建设、由农村向城市、由夺取政权向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准备性、全局性和一致性。我们现在同样处于治理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等历史变革走向新时代的历史时期,西柏坡时期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相对于其他红色文化对我国当今文化发展与建设更具启示和借鉴意义。文化16.5万字 - 会员
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研究·资料(全3卷)
本书由研究卷和资料卷两部分构成:研究卷七篇十九章,资料卷网罗从日本上古文学作品中析出的佛教词语及出自佛典的语句近五千条。本书旨在全面论述日本上古文学与汉文佛经的影响关系,系统地揭示《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等作品的佛教文体特征。日本上古文学作品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文体及其位相表征,即受到中土文献影响的传统表达、源自佛经文体浸染的佛典表达、在传统表达和佛典表达基础上衍文化276万字 - 会员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2023版)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文化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