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奇书与世相:刘心武细说金瓶梅
更新时间:2022-05-26 14:47:18
最新章节:第82讲 不该被忽略的书:《金瓶梅》获得的评价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参考作品,海外影响力甚至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可谓巨幅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从亦商亦官的暴发户之家庭生活,到上自宫廷下至市井的人间百态,都描摹得细致写实、生动传神。本书是刘心武多年研究《金瓶梅》的集大成之作,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本《金瓶梅》原替代性普及读本。全书分五大部分,共八十二讲,以人物为线索,梳理出西门庆宅院里上上下下主要成员的人物命运,包括西门庆及其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吴月娘等,西门家的女仆、男仆以及与西门家有密切往来的官、商、妓女、僧道巫卜、三姑六婆等各种角色的故事,同时对《金瓶梅》的艺术独创、写作风格、文本得失,及其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进行评述。通过刘心武通俗有趣的讲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金瓶梅》的故事,以及隐藏在明朝故事背后的众生百态、人情世故。
品牌:华夏盛轩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盛轩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奇书与世相:刘心武细说金瓶梅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82讲 不该被忽略的书:《金瓶梅》获得的评价
- 第81讲 酷毒冷峻的叙述:《金瓶梅》的文本特色
- 第80讲 先声独创后继有人:《金瓶梅》影响了《红楼梦》
- 第79讲 一餐一饮见世道兴衰:舌尖上的《金瓶梅》
- 第78讲 阶级矛盾暂息的共享繁华:西门府过节
- 第五辑 深刻影响《红楼梦》
- 第77讲 一言难尽的人物形象:末回的两首诗
- 第76讲 善之信念的幻灭:吴月娘之梦
- 第75讲 魂归何处:普静法师荐拔亡灵
- 第74讲 国破家亡的卑微生存:韩道国一家的结局
最新上架
- 会员
犹太女性生存困境的文化阐释
作者从阿摩司·奥兹女性想象的自觉入手,以犹太历史与文化、女性主义、阐释学、认同理论、创伤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与弗洛伊德、福柯、萨特、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的学说为支撑,剖析作家小说中女性群体的恋父、背叛传统、单恋欧洲倾向,揭示这些女性所在性别、宗教、文化、政治诸场域中的复杂权力运作,阐释作家的对话与主体间性立场。著者在对奥兹作品进行研究,从社会文化层面对犹太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规范分析的同时,还对犹太传文化12.7万字 - 会员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南宋浙江词人群体研究
本书以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平台为切入点,将原本作为创作背景的“空间”“地方”等因素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文化场、词人群体的交际网络、群体酬唱的地域面向等内容的探究,力图还原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四明、台州等地词人群体活动与创作的真实状态,揭示浙江地域文化在南宋词人群体酬唱中发挥的作用,以把握浙江地域文化对南宋词坛、明清词坛的走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词的发展演变提供多样文化21万字 - 会员
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港的地名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华夏主体(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岭南特质;既是多元的,又有独树一帜的改革创新文化,甚至西域文化的熏染。本书全面系统研究深港地名共性特征、地域特色,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深港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机制,考察深港地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名规范化的建议,考论部分深港地名的由来及演文化11.4万字 - 会员
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言,苗族先民曾给出过极具智慧的诠释,并将共生观念付诸实践行为,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基于此,本书以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为主题,在“共生”主调下,从文化共生逻辑、共生实践和共生规范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隐藏在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意义背后的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路径。文化13.2万字 - 会员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基于新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系统发掘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开发其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探究以和合伦理规范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承和创新和合价值体系,运用和合辩证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和合文化以文化人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16.7万字 - 会员
东西精舍:中日文学文化比较论
本书将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置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视野之中,从东亚俯瞰世界,聚焦“中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日本文学与中国都市意象”和“中日文论与文化互系研究”等三大版块,旨在构建“和而不同”“差异即对话”的东亚文学审美共同体。文化20.1万字 - 会员
燕赵文化研究(第7辑)
《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集结出版,以区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燕赵文化等区域文化范畴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民俗、方言、政治经济等文化资源要素进行研究,深入发掘区域文化的建构本源和精神内涵,凝练区域文化的鲜明符号和独特价值,传承和弘扬区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历史理论基础。本辑为第七辑,分为区域文化研究、思想文化研究、文献文物文化25.6万字 - 会员
王蒙十五讲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王蒙文学创作、文艺思想、文化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系统性研究,拓展了王蒙研究的学术视域和思维空间。主要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以往王蒙研究方法单一化、视野零散化的局限,注重精神史视野与具体个案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外部研究与文学内部研究相融通,揭示一个全面立体的王蒙。本书首次对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言、文体、主题等层面,对王蒙经典小说进行重文化16万字 - 会员
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研究
中世纪英国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戏剧活动,而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戏剧文本却只有4套神秘连环剧(共约147部单剧)和极少几部道德剧及圣徒剧。对这4套神秘连环剧的深入研究也就成为认识英国早期戏剧传统——也是莎士比亚所植根的本民族戏剧传统——最为重要的途径。本书深入戏剧文本,追溯了神秘连环剧丰富的材料来源,剖析了戏剧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及这些人物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化、性格化、喜剧化、功能化、同时代化等文化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