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20世纪分析哲学史卷一
(美)司各特·索姆斯更新时间:2020-04-07 14:10:55
最新章节: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两大哲学流派之一,自摩尔、罗素以来,大师辈出,经典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整个改变了西方哲学的面貌。本书是探讨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在书中详尽地考察了从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师的哲学思想,对其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做了极其精彩的分析,对其论证中的不足同样做了犀利的批评。分析传统的出现,部分源自对十九世纪形而上学观念论的回应,部分源自逻辑的新发展、逻辑与数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在理解和阐释语言意义中的作用。最初,逻辑和语言中的新旨趣集中在对重要概念的分析上,以期找到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新方案。但不久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哲学家开始相信,逻辑上的和语言上的新技术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观念,那些在过去由不可解的、最终说来是误解性的问题所产生的无休止的辩论,将被富有成效的、系统性的哲学探究所取代,这些探究所针对的问题虽然具有挑战性,但完全是可理解的并最终可解决的。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种宏大的转变不会成功,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哲学家用他们精确的分析技术证明,哲学的这种转变将会面临无法修复的缺陷。第一卷讲述的正是上述故事。
品牌:华夏出版社
译者:张励耕 仲海霞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20世纪分析哲学史卷一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译后记
- 第十七章 意义和整体论的证实主义
- 第十六章 分析与综合、必然与可能、先天与后天
- 第五部分 早期蒯因的后实证主义视角
- 第十五章 情感主义时代的规范伦理学:大卫·罗斯爵士的反后果主义
- 第十四章 情感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
- 第十三章 关于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的兴起与衰落
- 第十二章 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必然性和先天知识的学说
- 第四部分 逻辑实证主义、情感主义和伦理学
- 第十一章 可理解性的《逻辑哲学论》式的测试及其后果
(美)司各特·索姆斯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学、哲学与社会:走向思辨的地学之旅
在我国,对地学哲学的思辨一般遵循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方法论角度,去探讨分析地学思维及其方法,或是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考察地学自然科学。本书融合了上述地学哲学及其研究的主要思路,精选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及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自1998年以来的地学、哲学与社会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地学科学思想、地学史及其渊源、地学科学哲学、地学科学方法论和地学与社会关系等,做了全哲学24.7万字 - 会员
包世臣经世思想研究
嘉道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社会大变动的前夜。包世臣一生跨越乾嘉道咸诸朝,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江淮之间,为地方大员做幕僚,是清代嘉道年间颇富盛名的经世派士子。本书以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为对象进行研究,旨在以微观实证考察社会文化变迁;从包世臣人生经历、学术思想等入手,聚焦其实政思想、经世实践及其历史影响,并与其同时代经世派巨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历史演进的纵、横坐标为参照,为包世臣经世哲学18.6万字 - 会员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
弗雷格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一种被称为逻辑主义的数学哲学,即把算术还原为逻辑。为了执行逻辑主义方案,弗雷格设计了一种新的逻辑系统,它在实质上是由二阶逻辑与第五公理构成的二阶理论。然而,罗素在弗雷格的逻辑系统中发现了悖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罗素发现的这个悖论彻底瓦解了弗雷格的逻辑主义。但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重新发现了休谟原则,由此引发了新弗雷格主义的兴哲学14.1万字 - 会员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阐发。哲学26.4万字 - 会员
秩序的理由
本书是哲学家赵汀阳探讨政治哲学及伦理学议题的一部力作。不同于大多数讨论相关话题的书,赵汀阳在本书中回到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存在论源头,反思二者的可能性,而不是为任何价值观或规范性作辩护。赵汀阳对生活的发问总是直达本质,能够给出极富原创性的思考,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针对当代讨论不断远离超越性的问题、淡化自身精神性的现象,赵汀阳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反思。他将现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症候不遗余力哲学18.5万字 韩炳哲作品之数字社会批判(套装共3册)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如今我们所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漫哲学13.9万字- 会员
王充儒道思想评介
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哲学15.2万字 - 会员
北大生命课堂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共十八讲,书中有立足理论,对生死问题及生命教育的思考和阐述,也有基于实践,来自临床医生、安宁疗护工作者直面死亡的真切体验。哲学20.1万字 大哲学家
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去世两千余年后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近现代的一些哲学家,我们也可以提出相似的问题。本书为回答此问题提供了开端。回归哲学本质,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西方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阐述每位哲学家的研究进路、关注问题、遗留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开启进入西方哲学史及伟大心灵之门,去探究哲学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更重要的是,在哲学家清晰的描述中哲学2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