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神仙服饵
佚名更新时间:2020-01-03 15:58:37
最新章节:治猝绝粮,饥惫欲死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神仙服饵》首页写明“不著撰人”,作者不可考。本书是一本收载修仙方药的加工和服食方法的书。全书分为神仙统论、神仙服草木药、神仙辟谷三部分。《神仙服饵》主要目的是为道家修仙所用,但其部分内容具有养生学的意义。书中记载了一些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对中药学和方剂学研究也有较高的价值。本次整理以清虞山钱氏述古堂抄本为底本。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神仙服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佚名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常见病针药并治
本书主要针对临床常见多发病,如颈椎病、漏肩风、肱骨外上髁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预后、预防、调摄养生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在临床治疗上,不仅运用了传统针灸的针法、灸法。而且还应用了其他现代针灸的新疗法和中药的内服、外用等多种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瞄准疾病“靶点”,精准治疗,发挥中医针灸在治疗中的优势作用。本书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可供临床中医师医学11.5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医学9.4万字 - 会员
《东坡养生集》白话解
本书是《中医养生经典白话解丛书》之一。主要选录了《东坡养生集》中与当代养生较为密切的饮食、方药、调摄、达观、妙理等卷的内容进行白话译释,以便读者了解苏东坡的养生思想,学习借鉴他的养生知识,及其豁达胸襟与乐观情怀。本书原文部分以清代康熙年间书林陈道生刊本《东坡养生集》为底本,以《四库全书》中的《东坡全集》为参校本,并参考了现代有关苏东坡作品研究的多种著作,力求准确理解与通俗表达,体现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医学16.9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幼科发挥
全书共分四卷,首先总述儿科疾病理论、诊法及小儿初生时的疾病,次按五脏叙述。在病理方面,多为发挥著者个人见解;处方用药亦多半为其家传秘方,每病并附有医案。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十四年保婴堂本为底本,经过校勘而成。本书在全面总结汉唐以来的中医儿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临证经验,对小儿生理病理特征、儿科病证的诊法、儿科五脏辨证论治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丰富和充实了儿科学理论内涵和实践依据,为中医儿科医学8万字 - 会员
赵仲琴素问发微
赵桐(1908—1983),河北河间人,1930年挂牌行医,胆大心细,屡起沉疴,名冠一方。赵桐先生在中医经典研究方面用功精深,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对各大家注释的研读,对《素问》各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素问》中难点、疑点旁征博引,其中许多观点是前人所未及之处。先生历三十余年著成此书,不求全解,而以实用为主,将中医经典与临床相结合,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和发挥,对经典用于临床和启迪今后对《黄帝内经》的医学39.8万字 - 会员
辨机论治十三式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近代被认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但是传统的辨证不能代表疾病全貌,有自身的局限性。作者认为,“辨机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所在。从临床实践中出发,本书将病机分为十三类,主要有初始病机、衍生病机、对证病机、共通病机、体质病机、时空病机、环境病机、兼夹病机、药毒病机、杂合病机、对症病机、局部病机、微观病机,这些病机构成了中医临证从病机论治的基本思维模式,有助于医学16.4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景岳全书(上册)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64卷,分册出版。作者博采历代医家精义,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51万字 - 会员
祝由十三科
《祝由十三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涵盖大方脉、诸风、胎产、眼目等十三科,通过祝说病由、心理暗示、符咒禁禳等方法治疗疾病,无需针灸或药物。此书最早见于《素问》,自元代起被列入太医院十三科,是中医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祝由十三科融合了心理学、暗示疗法等,对后世医学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借鉴。医学2.4万字 - 会员
金匱玉函經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中医药学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传承的第一步必须是熟读中医古籍,奠定扎实的基础。《金匮玉函经》是《伤寒杂病论》节略本,共八卷。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其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次医学1508字